顯示具有 #大專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#大專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高跟鞋與黃金比例,自然界四處皆顯現出這個神秘的比例

Last update: 2017 June 5
First publish: 2012 May 12
黃金比例長方形,切出無限的正方形
黃金比例長方形,切出無限的正方形

高跟鞋與黃金比例
高跟鞋與黃金比例
 

颱風的黃金比例
颱風的黃金比例
昨天看到一篇少有的數學文章,講述黃金比例,其實我好細個果時睇教育電視睇過啦。好記得,果陣時話,如果將一個長闊比為黃金比例的長方形,以其長方形的闊切走一個正方形,剩下的細長方形的長闊比依然會是黃金比例!所以可以不斷切出無限個正方形!(見上圖)

大自然到處都見到黃金比例

當時覺得好神奇(依家都係),自然界真係好奇妙!大自然好多野都會係呢個比例:好似颱風。仲有生活中亦有好多事物用左。特此分享一下!



原文:2012年7月23日頭條日報
恒生管理學院 數學及統計系助理教授 蔡少佳博士

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(Pythagoras)[RC: 中二生或以上應該久仰其名啦] 在公元前六世紀創立了畢氏學派,主張萬物皆數,即任何事物皆可用數學去描述。這學派最著名的定理就是畢氏 定理,是現今學子必學的數學課題。此外,畢氏學派亦醉心研究比例,它們認為數字是美的,任何美的事物都符合一個和諧的比例。
把黃金比例長方形的闊作半徑畫弧,  便可得出鸚鵡螺的圖形
把黃金比例長方形的闊作半徑畫弧,
便可得出鸚鵡螺的圖形

鵡螺的圖形
鵡螺的圖形
問題是,怎樣的一個比例才是美呢?
在數學上,「黃金比例」就是將「美」量化的標準,這一比例自古至今在中西方美學中有着重要的影響。簡而言之,黃金比例就是 1︰1.618(或0.618︰1),這一比例廣泛存在自然界內,而且更被應用在建築、音樂及繪畫等等。例如,花瓣的數目及排列;鸚鵡螺每圈螺旋的直徑比;雅典巴特農神殿的結構;達文西名畫「維特魯威人」的身體比例等等,都與黃金比例有關。
達文西名畫「維特魯威人」
達文西名畫「維特魯威人」



黃金比例又與現實生活息息相 關,例如女士喜愛的高跟鞋。男士經常會問女士為何要穿高跟鞋走路,一般的回答就是:身體變得修長一點,比較漂亮。原來從數學及美學的角度來看,當人的下肢 (從肚臍到腳底)與身高之比為黃金比例時是最美的。穿着高跟鞋令身體看起來修長一點,從而令人覺得更有美感,或許只是女士不知不覺間令身體達至黃金比例而已。



我再補充少少黃金比例的資料:

黃金比例與人體美學

看下圖3個男人的身高比例,只有中間的是符合黃金比例,是不是看起來最令人舒服、最美呢?若女士腰長腳短-像圖中左邊的-穿高跟鞋便會較好看

黃金比例與人體美學
黃金比例與人體美學

市面上好多產品的設計都用上了黃金比例

產品設計的黃金比例
產品設計的黃金比例
產品設計的黃金比例
產品設計的黃金比例


如何畫出黃金比例長方形

黃金比例長方形
黃金比例長方形
1。畫一個正方形
2。由一條邊,找其中間點,連至對邊的角。
3。以2的長度作半徑,畫一弧作長度
4。完成這黃金比例長方形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若覺得這篇文章好,"分享" 給朋友吧!或留個 "Thank You" 呀!
想問經濟、數學?可 按此 到我的面書發問。
想第一時間收到最新文章,可訂閱博客更新 / RSS 

佢嗰塊蛋糕比我嗰塊大!

從前有兩兄弟去餐廳食飯。佢地各自點左一份鐡板牛扒。當侍應上菜時,侍應攞住兩碟牛扒:一碟既牛扒比較大塊,而另一碟既牛扒比較細塊。侍應先比阿哥揀一碟,哥哥毫不猶豫就揀左比較大嗰碟。
細佬好唔滿意,話阿哥無禮貌。

  • 阿哥就問細佬:「如果比你先選,你會揀邊一碟?」
  • 細佬就答:「我好有禮貌,會選比較細嗰碟。」
  • 阿哥回答:「非常好,咁細嗰碟就比你啦!」

過去咁多年黎,數學家不斷研究平均分配呢樣野;不過佢地通常係用蛋糕做例子,而唔係用牛扒。切蛋糕呢樣野背後隱含左唔少既數學原理,甚至有人寫左本書《Cake Cutting Algorithms》,專門研究呢類問題。

講起分蛋糕,先考考大家一條問題:
假設而家你要將個生日蛋糕分比個小朋友,由於時間關係,你只可以切3刀(我承認呢個理由有D古怪,不過算啦!)。你要點樣切,而且只能沿直線切3刀,先可以平均將蛋糕分成8份呢?

為何深圳上海的女生變得愈來愈靚?以成本得益分析試解釋之。

(161228更新)
深圳街頭女生 來源:第七城市

內地女生愈來愈靚

較早前一個友人一家大小到深圳自助二日一夜旅遊,回港後對我說:「RC,現在深圳的女生真的每一個都真的打扮得明艷照人,深圳地鐵中她們美女的比例極高,真的完全把我們的港女比下去!要不是我老婆在我旁邊,我的眼睛這兩天一夜應該可以過得更充實!」

深圳我很久也沒有詳細的遊覽,有的話都只是去按摩(正經的啦),見的都只是服務我們香港人的「骨妹」,在一些商場中見的都很多是香港人,深圳的女生是否真的變得「更索」真的不大清楚!

而各方消息均說上海女生亦是與深圳一樣,變得愈來愈漂亮,相信這個很多人也都同意。反之廣州,

關於作者

Ronald Chik (作者詳情及聯絡, 補習查詢)
教學廿多年,曾在傳統名校伊利沙伯中學、德愛中學任教,學位、副學士、文憑、毅進、中學、日校夜校皆曾任教。現主力湊仔,閒時替人補習,寫網誌,打羽毛球,生活悠遊。

標籤

/生活經濟 (73) '生活智慧 (48) /數學概念 (42) #DSE每年MC詳解 (37) '數碼智慧 (33) '趣味文章 (23) #讀書溫習相關 (20) /數學應用 (19) #S5 (16) //奧數.數學遊戲. (15) '親子 (13) //圖表說故事 (9) #S4 (8) #高小 (8) //老師不教的數學 (8) ''Youtube (7) ''男女關係 (7) #S6 (6) 'Guest Post (6) //MC技巧 (6) #練習 (5) '精選文章 (5) //日曆數學 (5) $\Money and Banking(貨幣與銀行) (4) '經數學堂 (4) //答客問 (4) #S1 (3) #大專 (3) $\Opportunity Cost(機會成本) (3) //計數機 (3) /經濟學習 (3) #P1-3 (2) #S2 (2) $\(Elective) Monopoly Pricing (壟斷定價) (2) $\GDP (2) $\Market Structure (市場結構) (2) ''GIF (2) #2 (1) #3 (1) #K1-3 (1) $.Algebraic Equation in One Unknown(一元一次方程) (1) $.Co-ordinate Geometry(直角座標) (1) $.Measures of Dispersion(離差的量度) (1) $.More About Graphs of Functions(函數圖像的進一步認識) (1) $.Percentage(百分比) (1) $.Permutation and Combination(排列與組合) (1) $.Pi(π)(圓周率) (1) $.Plane Geometry(平面幾何) (1) $.Probability(概率) (1) $.Pythagoras Theorem(畢氏定理) (1) $.Quadratic Equations(二次方程) (1) $.Statistics(統計學) (1) $.Trigonometry (三角學) (1) $\Consumer & Producer Surplus (消費者與生產者剩餘) (1) $\Demand & Supply(供求理論) (1) $\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(經濟增長與發展)[選修] (1) $\Externality(界外效應) (1) $\Factors of Production(生產要素) (1) $\Fiscal policy(財政政策) (1) $\International Trade(國際貿易) (1) $\Market Structure(市場結構) (1) '待發佈 (1)

Youtube 頻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