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銀百週年紀念「炒」,論機會成本
香港,果然係靠做貿易起家!
當我仲係到担心緊今次會唔會好似上次「渣打150週年紀念鈔」咁,「冇價又冇市」既時候,啲長者炒家就已經攻陷咗一間又一間既中銀分行啦。
幾日排隊賺半個月人工
從新聞片段可見,
情況就況如世界未日來臨,大家瘋狂搶買糧食咁。充分表現出我地香港人「執輸行頭慘過敗家」既「香港精神」。
但係,你有冇去搶丫?若果有,你就好啦!呢頭由銀行攞完紀念鈔($150),果頭就即刻有人用幾倍價錢同你買喎($700-$1400)。我就有朋友同我講,佢識人嘅老婆頭兩日都每日去排隊,結果每日都執到$1200($1500收兩張),已經賺左3日啦,佢手上仲有跟住兩日嘅籌!即係話,如無意外,佢跟住嗰兩個籌,應該可以每個都幫佢「創造」到$1200嘅價值!咁樣計法,佢今年咩由中銀代替左「正苦」派咗6000蚊比佢囉!直頭好賺過炒iPhone啦!我阿媽仲勁,佢識人(可惜唔係佢本人)有朋友係馬鞍山中銀頭兩日都去排,每次都可以「得道輪迴」到,即係同日買完第一次番轉頭仲可以排到隊再買到第二次!咁真係唔怕輪迴多幾次呀~
但我前日打羽毛球嘅時候就有個波友話啦:「唏!我先冇咁得閒去排隊啦!」
寧願打波都唔去排隊買紀念鈔?
「咁你又得閒嚟打波?」我心諗!
係喎其實,當然,「排隊炒紀念鈔」表面成本(Explicit Cost)就係$150啫,但既然你同我又冇去排,我既波友又冇去排,咁即係對佢地嚟講,「排鈔」嘅隱含成本(Implicit Cost)相當高。隱含成本是你選擇做一件事情暗藏既要犧牲嘅價值。
經濟學最基本嘅其中一個概念是:你所有選擇去做的事,必然是「(其)價值」高於「(機會)成本」的。而機會成本側包括兩類成本(表面及隱含)之和。
電視新聞見到,頗大部分排隊的人均是公公婆婆C9(他們主宰住大部分各式各樣的排隊活動!)。他們選擇去做(排隊),因為一般公公婆婆C9都好多時間,亦冇乜特別野去做,佢地排隊嘅「機會成本」好低。即係話,佢地若果唔去排隊,原本會揀去做嘅嘢(去公園坐、或茶樓飲茶、或打麻雀)對佢地嘅價值都好低,去排隊犧牲唔大。
機會成本控制你的決定
同樣,你不會做「機會成本」高於「價值」的事。上文所述的「波友」,據我所知,差不多日日都打波,打波對佢嘅價值肯定很高。即係話,若果有得打波,佢寧可放棄好多嘢,包括放棄去排隊「炒鈔」會賺到嘅錢。所以對佢嚟講, 「炒鈔」嘅價值(賺到嘅錢),少於其機會成本(「打波」對佢嘅價值),所以就冇去排嘞。
不過,我相信佢一定係錯估咗「炒鈔」嘅價值!特別係若果佢知道埋我阿媽馬鞍山朋友嘅「輝煌戰績」之後,佢一定唔會話:「唏!我先冇咁得閒去排隊啦!」哈!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關於作者
標籤
/生活經濟
(73)
'生活智慧
(48)
/數學概念
(42)
#DSE每年MC詳解
(37)
'數碼智慧
(33)
'趣味文章
(23)
#讀書溫習相關
(20)
/數學應用
(19)
#S5
(16)
//奧數.數學遊戲.
(15)
'親子
(13)
//圖表說故事
(9)
#S4
(8)
#高小
(8)
//老師不教的數學
(8)
''Youtube
(7)
''男女關係
(7)
#S6
(6)
'Guest Post
(6)
//MC技巧
(6)
#練習
(5)
'精選文章
(5)
//日曆數學
(5)
$\Money and Banking(貨幣與銀行)
(4)
'經數學堂
(4)
//答客問
(4)
#S1
(3)
#大專
(3)
$\Opportunity Cost(機會成本)
(3)
//計數機
(3)
/經濟學習
(3)
#P1-3
(2)
#S2
(2)
$\(Elective) Monopoly Pricing (壟斷定價)
(2)
$\GDP
(2)
$\Market Structure (市場結構)
(2)
''GIF
(2)
#2
(1)
#3
(1)
#K1-3
(1)
$.Algebraic Equation in One Unknown(一元一次方程)
(1)
$.Co-ordinate Geometry(直角座標)
(1)
$.Measures of Dispersion(離差的量度)
(1)
$.More About Graphs of Functions(函數圖像的進一步認識)
(1)
$.Percentage(百分比)
(1)
$.Permutation and Combination(排列與組合)
(1)
$.Pi(π)(圓周率)
(1)
$.Plane Geometry(平面幾何)
(1)
$.Probability(概率)
(1)
$.Pythagoras Theorem(畢氏定理)
(1)
$.Quadratic Equations(二次方程)
(1)
$.Statistics(統計學)
(1)
$.Trigonometry (三角學)
(1)
$\Consumer & Producer Surplus (消費者與生產者剩餘)
(1)
$\Demand & Supply(供求理論)
(1)
$\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(經濟增長與發展)[選修]
(1)
$\Externality(界外效應)
(1)
$\Factors of Production(生產要素)
(1)
$\Fiscal policy(財政政策)
(1)
$\International Trade(國際貿易)
(1)
$\Market Structure(市場結構)
(1)
'待發佈
(1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若想 *收到回覆* 通知,請以 Google 帳號登入,並勾選「通知我」(你依然可選擇 *匿名(唔開名)*) 。
另,Google 偶會審核留言而不能即時顯示,請耐心等候,不用重覆發表。謝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