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nswer Key:
AACDC CDBBDBABCC* CBBBA
ABCCB AACDD
AAACB DDDCC
ABDDD
*Q15 有網友問左一個非常好的問題
1. 看清問題,是繼續踢的成本。(詳細見此: 2014 經濟 MC Q1 曼聯發現球場水浸,繼續踢機會成本會唔會變?)
2. 通脹不會存在,因為沒有錢,假設只有兩隻貨品,原一換一,甲價升(1甲=2乙),則乙價跌(1乙=0.5甲)。不可以一般(全部貨品)物價水平持續上升。 / 利率會存在,因為可以用實物作利息回報。
3. A選項應該為供給及需求量(quantity demanded and supplied)
4. 怎樣生產,因為由公屋變酒店,用途及產品不同了。另對象也不同了,所以也涉及為誰生產。
5. 計MP,第1-5名勞工,MP分別為 --, 20, 30, 20, 5 (第一個不能計)。
6. 固定成本$20,1-5每件MC: 20, 25, 30, 35, 40。原生產3件,即原MC為30,固定成本增不影響短期產量(有固定成本嘛)。所以繼續在市價3元下賣3件。
7. 注意問題問的是對「現有」股東的好處。
8. 只有A是明顯錯,其他都有啲啱。但BC都不是一定的,例如C一獨資者可能很有錢,不需合夥;D一獨資者亦可以生產很大規模。只有B是必定的,因一人不成合夥,所以二人決策彈性必然比一人低(未必你每項決定對方都認同)。
9. C都有機會可以長遠增加勞動力供應,多些知識,不變為隱閉青年的機會大些。其實C一般只會增加生產力,又怎會增加人呢?C反而會減少勞動力供應,因為減少了由中學畢業的中學生(原本會投身社會)。
10. 一級生產是由自然界抽取天然資源,其成品稱為原料(原者最初也)。
11. 注意是「增加」「職業」流動性。B提供再培訓可以做到(幫失業者轉職)。
12. 引申需求,必須是由對產品的需品,衍生對要素投入(factor inputs)如勞工的需求。不同於輔助品(complements)般兩物品皆為產品。
13. B減少了機場快線的替代品數目,因而減低了其彈性(加價不會太過減少顧客) / A則增加了替代品。
14. 思想開放,會多了人做,需求增加移至D1;多了管制,成本上升,供給減少至S2。
15*. (1)不對因只影響需求量(Qd) / (2)對因加價前後銷售量皆不變為S / (3)短缺(shortage)少了必然少了淨損失(Dead Weight Loss, DWL)* / (4)不知,因價格成本升,但非價格成本(塞車的時間成本)跌。
*多謝網友留言查詢第15條, 提問大意是
為何生產量既冇過量亦冇太少, 為何會有 DWL?
簡單答: 凡有干預, 打亂分配, 必有人受損。
詳答請繼續看下去
- DWL 者, 買賣雙方總 Surplus 減少者也。
- 雖則看似只影響總 Surplus 的分配(部分 PS 轉至 CS, 見下圖[圖1]), TSS 看似不變, 實則不然。
圖1: (左)自由市場下的CS,PS ; (右)價格上限, 似乎無 DWL? 其實不然, 因分得物品人士會變 |
- 要解釋, 首先要知道這裡用的是市場需求。其表示了在該市場上, 對該商品持不同價值的人, 由高至低排好。例如, 圖1的左圖中, 所有購買該商品的人(Q1之前), 對商品的價值均高於價錢 (因此有 CS)。
- 設價格上限後, 分配變成並非簡單的價格競爭(如本題增加了等候成本), 很大機會有些原本會購買該物品的人(最高價值者), 最終未能分配到, 因而減少了CS, 引致 DWL。
- 以下圖(圖2)作例, 假設設價格上限後, C, H, J 因時間成本而退出競爭, 未有分配到物品。換上 K, L, N 三人得到(可能時間成本較低)。總分配人數不變(10人), 但因為換上了一些較低價值者(low-valued users), 因而出現淨損失*。
*淨損失 = CS (或 TSS) 的減少 = MB (C+H+J) - MB (K+L+N)
圖2: 設價格上限後分配得的人士會變 |
相關資源:
2014 DSE Math 卷二 MC 詳細答案
2014 DSE Econ 卷一 MC 詳細答案(Part 2 Q16-30)
2014 DSE Econ 卷一 MC 詳細答案(Part 3 Q31-45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