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香港中產為何必死?」用下稅務計算機先啦 (作者統計數理能力已死?)

為何中產必須死

前幾天路過 Yahoo 專欄,有篇文章「香港中產為何必死?」(定題目好搶眼) 睇完好開心,好多反面教材,好完美既示範。相信作者的邏輯應該係不太通的 (咁都上專欄?)。

內容其中部分:

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訪問市民,從居所、學歷、職業、月薪、資產、興趣、專長、背景、自我介紹等各方面,去定義中產,發現香港人認為應從物質分類,須有至少擁100萬元資產、逾400萬元自置物業,及月入5萬元以上,才算是中產。
根據香港統計年刊 (2013年版),月入在5萬元以上,10萬元以下的人口,約有225,500人,月入在10萬以上,約有51,500人,全香港並有700萬人,單是收 入一項,只有4%人口符合中產標準*...
*大佬呀,識唔識攞分母呀?分母最基本要係同類丫,依家講緊收入,你將80歲老人、3歲細路、橋底露宿的人一齊計?
[正確應只計所有有收入人士=勞動人口=約39萬
...由於高於10萬收入的「有錢人」,有機會月入100萬,甚至1,000萬,在數據上並沒有顯示,減去這批人,實質符合 中產定義,應只有3.2%人口。

自己認為,以月入3萬,作為中產分野,會是較合適做法,月入3萬以上的 港人,大約有587,000人,大約是8.4%的人口 (RC: 同上錯誤),雖然仍不算多,但早前「21世紀,月薪三萬元的港人」引起廣大迴響 (RC:咁你仲唔改善下你既寫作?),加上最高收入的8%人口,還不算「中產」,也無話可說,所以將就用這數字作分水嶺,假設一名30歲單身人仕面對的境況。

繳稅 - 年薪36萬,如果沒有其他免稅額,大約需要繳交 $26,760薪俸稅,扣除$10,000寬免額,即是實交$16,760,大約是收入的5%,年薪越高,稅率是會向上提升。
(RC註:政府是有稅務計算機的(2014/15)
RC 我想問果條計薪俸稅條數點會咁假設呢?冇其他免稅額?傻的嗎? 正常供樓、子女、或父母點都中一樣(或以上),仲有MPF呢? 妙就妙在佢之後又計話要買樓、要比錢父母。。。@.@ 作者呀,上網Search 下「正苦」既稅務計數機先啦,對得住稿費冇? (我用最基本計:一子女,一父母55-60歲,MPF17500,供樓利息20000,稅負只需$7500大元)

很希望能獲得你寶貴的意見。 如有意見、問題,請在下方留言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若想 *收到回覆* 通知,請以 Google 帳號登入,並勾選「通知我」(你依然可選擇 *匿名(唔開名)*) 。

另,Google 偶會審核留言而不能即時顯示,請耐心等候,不用重覆發表。謝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