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傘運動的經濟損失怎樣計算

Umbrella revolution

成日有人計呢單野既經濟損失,究竟點計既呢?

其實有三個計算經濟損失的方法。

1)按行業計,按全年某行業對GDP貢獻,再計算每日有多少百分比的影響
經濟學家關焯照稱,佔中估計導致本港每天經濟損失1.5億至2億元,主要計及旅遊業的增值,及運輸業的影響。 (蘋果日報
冇錯最大影響一定係旅遊業,冇法。外邊的人唔知咩事,梗係睇定啲。但外媒報導愈來愈多,外國人應該會知道我們香港人其實是安全的。不久之後相信遊客量便會回升。(大陸客另計)
咁佔領區的商戶生意呢,一定有部分商戶生意少左,因人流減少。
但亦肯定有部分商戶會多左,買水的呢?食物呢?其他物資呢?

2)按GDP四大開支類別(私人消費,資本(機器)投資,政府消費,淨出口)計算
呢個就有啲估估下。
香港大學經濟學首席講師王家富估計,佔中令本港旅客量減少10%、零售額跌10%,情況若持續一個月,將對季度GDP削減0.4%(按一季生產值 5,200億元推算,相當於涉及金額約20.8億元,即每日約7千萬元);私人消費跌0.1%,服務出口跌0.3%,失業率提升0.1%,投資則沒有影響。 (蘋果日報

3)以股票市場市值下跌計算(因股價反映了其公司未來收入的現值) (蘋果日報
科大雷鼎鳴以上周一和周二恒指的累積跌幅推算,經濟損失是3,500億元。
問題係,
計佢宣佈籌備佔中果日開始?即係幾年前喎?(好多反應都未反映落去喎)
定係由佔中宣佈開始計?(股市一早已經將預期影響)
但呢個方法,最大問題係,香港大市值的上市公司(中移動等),其主要市場都唔係香港。你唔係以為雨傘運動,會影響大陸經濟呀嘛?所以呢個方法非常唔準。

不過,呢啲計算,全部只計眼前,並未計及實質可親身感受的經濟效果

即係咩?
 
自由行人數幾多幾多?咩人得益?若你唔係做旅遊業,你跟本就冇得益。
反而仲會有損失,因為
樓價貴左,舖租貴左,物價貴左!

仲有自由行太多的非金錢損失呢?
泳池成日有人便便,踏地鐵又話等多班車啫(唔記得邊Q個講),去旺角又迫爆,去名店又被Sales 歧視,因為你講既唔係普通話,等等等等。仲要香港大學教授用英文講書都要比人打

咁自由行,係咪都係令一部人損失,而使另外一部分人得益丫。

其實,雨傘運動的非金錢回報,有許多:
讓公民覺醒,市民更了解公民權利,對民主及民生都更加關心。
向世界表現了我們良好公民的質素,不暴力,互相幫助,自發性高。
人與人之間,多了一點愛,這正是香港最決少的。

最後,套用台灣馬英九總統的一句,請中國,讓我們香港這一部分人,先民主起來吧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若想 *收到回覆* 通知,請以 Google 帳號登入,並勾選「通知我」(你依然可選擇 *匿名(唔開名)*) 。

另,Google 偶會審核留言而不能即時顯示,請耐心等候,不用重覆發表。謝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