較早前公報了《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報告》,引來不少爭議,其中一項爭議是認為《報告》按不同假設,推算最快7年會出現結構性財赤。事實是否真的這樣呢? 當然不是。
我整理了 無線 新聞透視 的報導:
(以下引述自雷鼎鳴教授博客)
以1997年作起點年,頗有不妥,若是用其他年份作起點,例如1992(黃元山)、1998(羅致光)及2008(徐家健),結果便十分不同。
政府內部作推算時曾以80年代中作起點,結果分別不大,
但上述諸君皆非胡言亂語之人,為何用他們的起點年份會造成不同的結果呢?他們的觀點倒促使我再次詳細檢閱數據,終有兩點體會。
第一(RC:三次年度大幅增長扭曲趨勢),政府開支並非年年跑贏GDP,在很多年份GDP增長都快於開支增長。但在91至93、98及08三段時間內,開支都大幅拋離GDP,91至93的一次,開支增幅減GDP增幅等於25%,98年是28%,08年是31%,就是這三次,開支累積增幅才遠大於經濟增幅。若以這些年份作起點,便等於忽略了最關鍵的增長年份,所以才會得到與《報告》不同的結果。這有如二人賽跑,甲只有三段時間發力狂衝,把乙拋離,其餘的時間甲的速度都與乙差不多,甚至更慢,我們若忽視了這三段衝刺時段,便不能明白為何甲會勝出。 (RC: 這與計算買入資產(如買樓)的複式回報率一樣,買入時機很重要。若你在97年樓價最高時買入,或在2000年(已跌了一大截)買入,然後一直持有至現在,你的回報率會截然不同。所以選擇年期不同當然會有不同的推演結果。若你想有筆錢想投資,想知買樓的回報,經紀就假設你在2003年(樓價最低)時買入去計年回報率給你,回報率自然會很高。但試問,你可能每次投資都可把握到最低位買入嗎? 所以教授這裏的原因實在非常有力)
第二(RC: 政策改變使結構性變周期性),在檢查數據中,我倒是發現在過去,政府開支與GDP的關係頗有波動。這便帶來一個重要問題,究竟現在可預見的赤字是結構性(亦即持續性不易逆轉的)還是周期性。例如,在2001至04年間,政府開支很大,但後來被各種緊縮政策打了下去,政府當時本來是擔心有結構性赤字的,但終因其努力而把赤字從結構性改為周期性。未來會否歷史重演?這會比從前困難得多,因為未來造成財赤的一大動力是人口老化,而人口老化絕對不是周期性而是長期性的。此外,香港事事都已變得政治化,要政府控制開支的增長是政治上不討好之事,政治因素或已成為結構性問題了,財赤也結構性的機會大增。
日本本來也是一個懂得量入為出,人民有高儲蓄率的國家,但縱使在此種國家,在人口老化的壓力下,政府開支一樣從二十多年前佔GDP的30%上升至今天佔40%,但大家都不願加稅,所以收入維持在GDP的30%不變,香港人口老化比日本晚了大約15年,日本的經驗豈能不察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若想 *收到回覆* 通知,請以 Google 帳號登入,並勾選「通知我」(你依然可選擇 *匿名(唔開名)*) 。
另,Google 偶會審核留言而不能即時顯示,請耐心等候,不用重覆發表。謝謝!